“管子埋下去就万事大吉?”——如果你也这么想,迟早要为返工买单。PE拖拉管顶管凭借柔韧、耐腐蚀、非开挖优势成为市政给排水、电缆护套的新宠,但它不是“免维护神器”。想让管线在设计年限内安静服役,必须摸清它的“脾气”和“痛点”。
一、维护周期:别等漏水才想起它
1. 日常巡检:每季度一次。重点查看地面沉降、植被变色、路面裂缝,这些往往是管道渗漏的“地表弹幕”。
2. 压力监测:每半年一次。在两端阀门处装压力表,夜间稳压30 min,压降>0.05 MPa即判定异常。
3. CCTV内窥:每两年一次。HDPE内壁光滑,一旦挂垢>5%管径,拖拉阻力就会飙升,顶回拖力可能撕裂焊口。
4. 全面试压:每五年一次。1.5倍设计压力保压1 h,渗透量≤0.2 L/(km·h)才算及格。
5. 寿命评估:第15年起做环切取样,测氧化诱导时间(OIT)<20 min即进入老化加速期,该段管线列入更换清单。
二、故障处理:把“大手术”变“微创”
1. 局部渗漏
现象:地面渗水、井室返清水。
急救:
① 关闭上下游阀门,排空管线;
② 采用PE抢修节,不锈钢外壳+橡胶密封,30 min完成紧固,可承受1.0 MPa;
③ 若裂口>1/3管径,用“短管置换”——一段1 m长同径pe管,电熔套筒连接,再回拖复位,无需大开挖。
2. 焊口开裂
现象:试压时焊口轴向爆裂,内壁出现“鱼口”状裂口。
根因:焊接温度低、冷却不足或回拖力过大。
方案:
① 切除1.5 m受损段,重新铣口、热熔;
② 回拖阶段增加滚轮支架,减少摩擦;
③ 若工期紧,可用“电熔鞍形修补”——马鞍形管件包覆,通电20 min,强度达原管80%,立刻恢复通水。
3. 管体变形
现象:CCTV发现径向变形>5%。
诱因:顶进过程超挖、后续土层沉降。
对策:
① 变形段内置“钢圈+灌浆袋”支撑,0.5 MPa灌浆,24 h固化;
② 若变形>15%,采用“缩径内衬”——小一级PE管穿插,端口翻边电熔,形成“管中管”,寿命再延30年。
4. 堵塞与结垢
现象:流量骤降、上游检查井溢流。
步骤:
① 高压射水,30 MPa旋转喷头,剥离垢层;
② 垢质坚硬(如混凝土误入)时,改用PIG清管球+金刚砂刀片,往复三次;
③ 清堵后投加5%柠檬酸循环30 min,中和残余碱性,防止二次结垢。
三、预防锦囊:把维修费省到极限
1. 施工完立刻绘制“三线图”——管位、标高、接头坐标,用金属示踪线+电子标签双保险,后期定位误差<10 cm。
2. 每公里预留“检修坑”1座,坑底低于管底30 cm,日后无需破路即可作业。
3. 回拖结束后,立即注入0.3 MPa净水,保持“内压养管”,抵消土体应力,降低初期蠕变。
4. 冬季低温区域,投运前用30 ℃温水缓慢预热,防止PE脆化;夏季高温区域,覆土厚度≥1.2 m,隔绝紫外线与热辐射。
5. 建立“管长身份证”——把熔焊记录、压力曲线、CCTV影像存入手机云端,扫码即可调阅,故障响应时间缩短一半。
结语
PE拖拉管顶管不是一锤子买卖,科学维护周期+快速故障处理,才能把设计50年的寿命真正跑满。今天少挖一次路,明天少停一次水——省下的可不止维修费,还有城市口碑。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