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三点,雨像倒豆。老李蹲在泥水里,手电照进沟槽——CPVC电力管已浮起半米,边坡开始掉块。再不行动,整条街明天就得停电。
他先吼“断电、撤人”,三步并作两步把水泵抬到最低洼处。3500L/h的汽油泵,油管一拉就吼,水柱顺着软管直接排到市政井。十分钟,水位降了十五厘米,管身重新贴底。
水降了,坡还在哭。老李让徒弟把提前码好的编织袋扛过来,装现场湿沙,封口不讲究,只求快。第一层袋口朝外,紧贴坡脚,像给沟槽穿靴;第二层交错叠上,每层内缩半袋,形成1:0.3的微台阶。十分钟,三十袋垒完,坡脚稳了。
坡面还在渗水,老李剪开一整块彩条布,从上沿铺到坡脚,边缘用钢筋U型钉直接砸进原土,钉距五十厘米。彩条布盖住松散土层,雨水顺布面流进泵坑,不再冲刷坡体。
最险的是管顶回填土已被泡成稀粥。老李把早准备好的三米长脚手板横搭在沟槽两侧,像盖桥板,板上再压两袋沙,既给坡面横向支撑,又让后续工人有站立点,不会踩松坡肩。
雨势稍小,老李拿出卷尺复测:槽底宽0.6米,坡比1:0.5,水位离管顶二十厘米,符合规范。他掏出手机拍照存档,又往群里发一句:“临时支护完成,天亮后打钢板桩再正式回填。”
天边泛白,雨线变细。沟槽里,cpvc电力管静静躺着,坡面彩条布在风中鼓动,像一面小小的旗。老李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咧嘴笑:“线路保住了,早餐我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