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槽回填用建筑垃圾?回填材料筛选 4 个标准

2025-09-26

“就地取材,用建筑垃圾回填沟槽,能省一半运费!”不少施工队把这句话当省钱圣经,结果半年后路面下沉、管道破裂,维修费翻倍。建筑垃圾不是不能用,而是必须“过筛”——用对了是宝,用错了是坑。今天把塑料管道行业闭口不谈的4条筛选标准一次说透,照做就能让沟槽50年不沉降。

一、粒径:大于50 mm的坚决退场

把工地废砖块直接倒进沟槽,大块尖锐边缘会像刀片一样挤压塑料管壁。标准做法是用颚破或锤破先过一道筛,粒径控制在0—50 mm区间,最大粒径不超过管道外径的1/3。这样颗粒之间能形成紧密“骨架”,又不会对管壁造成点荷载。


沟槽回填用建筑垃圾?回填材料筛选 4 个标准第1张


二、硬度:手指能掐碎的别进场

建筑垃圾里常混有烧过的煤矸石、风化黏土砖,手一捏就碎,遇水立刻粉化。回填后一旦下雨,上层形成“流沙”空腔,路面瞬间塌陷。现场快速检测法:拿一块料用脚踩,踩不碎且声音清脆,才算合格;一脚成粉的,直接退货。

三、含水率:抓一把能捏出水就晾着

高含水率不仅增加压实难度,冬季还会冻胀抬管。把料握成团,自由落地即散,含水率基本在8%—12%,最适合压实。若手握滴水,必须现场翻晒或加干灰吸湿,否则压路机跑十遍也压不实。

四、杂质含量:塑料片、木条、沥青块零容忍

塑料薄膜、木屑、沥青块都是“隐形炸弹”,后期降解产生空洞,造成差异沉降。用20 mm方孔筛+磁选机两道除杂,杂质重量比控制在3%以内。肉眼可见的木头、塑料,只要超过指甲盖大,就要人工捡出。

现场实操小贴士

1. 分层回填:每30 cm一层,用小型夯机“一夯压半夯”,压实度≥90%。

2. 管道两侧同步回填,避免侧向受力不均。

3. 顶部50 cm内禁止用建筑垃圾,改换粒径≤20 mm的级配碎石,给管道加一道“安全帽”。

记住,塑料管道最怕“点受力”和“不均匀沉降”。只要按上面4条标准筛料,建筑垃圾也能变成经济耐用的回填“黄金料”,省下的运费是真金白银,省下的维修费更是隐形利润。下次再有人鼓吹“直接倒”,把这篇文章甩给他,让数据说话,让管道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