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拖过程中 MPP 电力管破损:应急修补与防二次损伤技巧​

2025-09-29



在MPP电力管的非开挖敷设施工中,回拖环节是确保管道成功到位的关键步骤。然而,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回拖力控制不当或管道本身存在隐性瑕疵等原因,回拖过程中mpp电力管发生破损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对后续的电力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因此,掌握有效的应急修补措施和防二次损伤技巧至关重要。

当MPP电力管在回拖过程中出现破损,首要任务是立即停止回拖作业,避免破损部位因持续受力而进一步扩大。随后,施工人员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对破损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明确破损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是否伴随管道变形等。

针对不同程度的破损,应急修补方法也有所区别。对于较小的孔洞或裂纹,可采用专用的MPP电力管修补剂进行处理。首先需将破损部位周围的管壁清理干净,去除油污、泥土及杂质,确保表面干燥平整。然后按照修补剂的使用说明,将A、B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迅速涂抹于破损处及其周围一定范围,确保完全覆盖并填充缺陷,待其固化后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管道的密封性和结构强度。

若破损面积较大或出现较为明显的裂缝,但管道未完全断裂,可考虑采用哈夫节(抢修节)进行抢修。选择与管道管径相匹配的哈夫节,同样需要对破损处及哈夫节内壁进行彻底清洁。将哈夫节包裹在破损部位,确保密封胶垫完好且位置准确,然后均匀紧固哈夫节的螺栓,使哈夫节与管道紧密贴合,达到止水和固定的目的。

对于破损情况特别严重,如出现大面积破裂或断裂,无法通过上述方法有效修补时,则需要果断切除破损段。精确测量并切割掉破损部分,然后将两端完好的管道重新进行对接。可采用热熔对接或电熔连接等方式,严格按照MPP管的焊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新的接口质量可靠,强度和密封性达标。焊接完成后,需进行必要的冷却和质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后续的回拖作业。

在完成应急修补后,防止二次损伤是确保修补效果和顺利完成回拖的关键。首先,应重新评估回拖路径和回拖力。仔细检查导向孔是否有偏差、孔内是否有障碍物或坍塌迹象,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回拖参数,如降低回拖速度、优化回拖牵引力,避免过大的应力集中在修补部位或其他薄弱环节。

其次,加强回拖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利用专业的监测设备,密切关注管道的回拖姿态、牵引力变化以及修补部位的受力情况。安排专人在地面或通过辅助设备观察管道的行进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振动、异响或牵引力突然增大等情况,应立即暂停作业,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后再继续。

另外,对管道外部进行必要的保护处理也不容忽视。对于修补后的部位,可以额外缠绕一层耐磨、抗冲击的保护材料,如玻璃纤维布配合树脂,或采用专用的管道保护套,增强其抗磨损和抗挤压能力。同时,确保管道在回拖过程中保持平稳,避免与孔壁发生剧烈摩擦或碰撞。

此外,施工团队的协同配合也非常重要。回拖操作手、地面指挥人员以及监测人员之间应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络,及时传递信息,确保各项指令得到准确执行。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应有预案,准备好必要的备用工具和材料,以便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总之,MPP电力管回拖过程中的破损处理需要快速、精准和谨慎。施工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和专业知识,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恰当的应急修补方法,并严格落实各项防二次损伤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保障MPP电力管敷设工程的顺利进行,为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管道质量检验、导向孔质量控制等,能从源头上降低破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