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地临时堆土、重型车辆碾压或材料码放不当,常让尚未埋地的PE燃气管出现“压扁”“腰折”现象。面对动辄数十万元的更换成本,业主最关心的问题只有一句:这条管还能不能救?本文用一线施工数据给出答案。
一、先看变形量:椭圆度≤5%可自愈
PE80、PE100的弹性回复率实验显示,在23℃环境下,椭圆度≤5%的管段卸荷后24 h可回弹98%以上,无需任何处理;椭圆度5%—10%回弹率降至70%,需辅助加热定型;超过10%则出现分子链层间滑移,强度永久损失。
二、再判伤痕:划痕深度<壁厚10%可修
用0.1 mm精度的超声测厚仪扫描变形段,若外壁划痕深度<壁厚10%,且无明显白化裂纹,说明仅发生“韧性变形”,可进入修复流程;若出现贯穿性裂纹或白化长度>30 mm,则必须切除更换。
三、修复工艺:热熔矫正+圆度夹具
1. 卸荷后先回温:将变形段两端密封,注入60℃循环热水,恒温2 h,让管材回复到高弹态;
2. 内置不锈钢分瓣式圆度夹具,缓慢撑开至原内径的102%,保持30 min;
3. 外壁同步用履带式加热毯(70℃±2℃)包裹,消除残余应力;
4. 冷却到40℃以下后拆除夹具,再次测量椭圆度,若≤5%即为合格;
5. 最后进行1.5倍设计压力的静液压试验,保压1 h无渗漏、无变形回弹,方可回填。
四、安全评估:寿命折减系数0.9
按ISO 9080外推法,修复段50年静液压强度下降约10%,相当于安全系数由2.0降至1.8,仍高于规范要求的1.25。若管道运行压力≤0.4 MPa,修复段可直接使用;若运行压力>0.4 MPa,建议在两侧加装止推墩,并在今后巡检中每两年进行一次超声波复检。
五、经济对比:修复成本仅为更换的18%
以De200 SDR11 PE100管为例,更换含人工、路面恢复需约2.8万元,而现场热熔矫正费用≤0.5万元,工期由3天缩短至4 h,且减少碳排放约120 kg,综合效益显著。
结论:堆放重压造成的PE燃气管变形并非“一压就废”。只要椭圆度≤10%、无贯穿裂纹,通过热熔矫正+圆度夹具完全可修复,且经压力测试与寿命评估后能满足规范要求。对施工方面而言,与其事后补救,不如提前设置≥0.8 m的覆土或临时盖板,把“变形”扼杀在堆土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