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pe 钢带波纹管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管道的轴线与坡度偏差?​

2025-09-30

在HDPE钢带波纹管的施工过程中,管道轴线与坡度的精准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保障管道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轴线偏差过大会导致管道走向偏离设计要求,可能引发后续连接困难、应力集中甚至影响整个管网系统的水力条件;而坡度偏差则直接关系到管道的排水能力和输送效率,不合理的坡度可能造成淤积或排水不畅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把控。

施工前的准备与测量控制是基础。首先,施工技术人员需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准确理解管道的设计轴线、坡度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参数。随后,要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清除可能影响测量精度的障碍物。测量仪器的选择与校验至关重要,应采用经过计量检定合格的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设备,并在使用前进行必要的校准调试,确保其测量精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测量放线工作是控制轴线与坡度的第一道防线。根据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精确测设管道的中心线(轴线),设置轴线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控制桩应设置在不受施工干扰、土质坚实且便于观测的位置,并做好明显标记和保护措施。轴线控制桩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在30米至50米之间,对于曲线段应适当加密。同时,依据设计坡度和高程,计算出每个控制桩的高程,并通过水准仪将高程引测到附近稳固的构筑物或设置的临时高程点上,作为后续施工中高程控制的基准。

在管道敷设阶段,轴线与坡度的控制需贯穿始终。下管前,应对沟槽底部的平整度、高程进行复核,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若沟底存在局部超挖或扰动,应按规范进行处理,如采用砂石料回填并夯实至设计高程。下管时,应采用合适的吊装设备和方法,确保管道平稳下放,避免与沟壁或沟底发生碰撞而导致位置偏移。管道对接时,无论是采用热熔连接、电熔连接还是承插式连接,都必须保证接口处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避免出现折角。可利用边线法或中线法进行管道轴线的实时控制,边线法是在管道一侧或两侧设置平行于管道轴线的边线,通过吊线锤或使用激光投线仪使管道外壁与边线保持规定的距离;中线法则是直接将管道中轴线投影到沟槽底部或设置的导轨上,控制管道中心与投影线重合。

对于坡度的控制,可采用高程控制线法或坡度板法。高程控制线法是在沟槽两侧设置高程控制桩,拉设高程线,通过控制管道顶面或内壁底部与高程线的距离来保证设计坡度;坡度板法则是在沟槽内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块坡度板,在坡度板上标出管道的中心线和高程,施工人员可通过坡度板上的标记随时检查和调整管道的坡度。在每节管道安装完毕后,应立即使用水平尺、坡度尺或水准仪对其轴线位置和高程进行初步检查,发现偏差及时调整。

管道敷设一段距离(通常为10米至20米)或全部敷设完成后,需进行一次全面的轴线和坡度复核测量。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复测管道的轴线偏差,确保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通常轴线偏差不应大于100毫米/100米,且每节管的偏差不应大于15毫米)。同时,用水准仪逐节测量管道的高程,计算实际坡度与设计坡度的差值,若偏差超过允许范围(一般坡度偏差不应大于0.3%),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如局部调整管道位置、对接口进行微调或在允许条件下对沟槽底部进行少量修整。

此外,施工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和质量监督也不可或缺。应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和培训,确保其熟悉轴线与坡度控制的方法和重要性。质检员应加强巡检,对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施工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测量数据、管道安装检查结果、偏差调整情况等,为工程验收提供可靠依据。

总之,HDPE钢带波纹管施工中管道轴线与坡度偏差的控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从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道敷设到质量检查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操作。只有严格执行施工规范,采用科学的测量控制方法,并强化过程监督,才能有效控制偏差,确保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为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hdpe 钢带波纹管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管道的轴线与坡度偏差?​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