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怎么办?中空壁缠绕管的基础加固方案​

2025-10-07

在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是常见的棘手问题。其承载能力低、压缩性高、沉降量大且稳定性差,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管道等地下设施出现沉降、变形甚至损坏,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面对这一挑战,选择合适的管材并辅以科学的基础加固方案至关重要,中空壁缠绕管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中空壁缠绕管通常以高密度聚乙烯为主要原料,通过缠绕成型工艺制成。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柔韧性好等特点。其独特的中空结构设计,使其在保证环刚度的同时,有效减轻了自身重量,这对于减少软土地基的负荷非常有利。此外,良好的柔韧性赋予了管道一定的抗不均匀沉降能力,能更好地适应软土地基可能发生的微量变形。

针对软土地基的特性,中空壁缠绕管的基础加固方案需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管道设计要求、施工环境及经济性等因素。常用的加固方法包括:

首先,砂石垫层法是较为基础和常用的处理方式。通过在管道下方铺设一定厚度和级配的砂石垫层,可以有效改善地基的排水条件,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并减少沉降量。砂石垫层能起到扩散应力的作用,将管道的荷载均匀传递到下卧土层。

其次,灰土挤压或水泥土搅拌桩法适用于对地基承载力有较高要求的情况。灰土挤压通过将灰土按一定比例拌和后分层夯实,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水稳性的垫层;水泥土搅拌桩则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

再者,对于沉降要求严格的工程,可采用预制混凝土桩或灌注桩等深层地基处理方法。这些方法能显著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控制沉降,但相对成本也会有所增加,需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在管道敷设时,采用合适的基础形式也至关重要。例如,砂垫层基础、混凝土基础等,都能为中空壁缠绕管提供稳定的支撑。对于管径较大或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混凝土基础配合管座的形式更为常见,能有效抵抗不均匀沉降对管道接口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管道的敷设速度和回填土的质量。回填土应分层夯实,确保密实度,避免因回填不实造成管道局部受力过大或后期沉降。同时,施工中应严格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综上所述,中空壁缠绕管凭借其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结合科学合理的基础加固方案,能够有效应对软土地基带来的挑战。无论是采用砂石垫层、灰土挤压、水泥搅拌桩,还是选择合适的管道基础形式,其核心目的都是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少沉降,确保管道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在实际应用中,应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由专业工程师制定针对性的加固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确保中空壁缠绕管在软土地基中发挥最大效能,保障地下管网系统的长期稳定。


软土地基怎么办?中空壁缠绕管的基础加固方案​第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