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蔽工程一旦掩埋,责任就像混凝土一样凝固。”做CPVC电力管敷设的兄弟都懂,如果影像和资料缺位,后期扯皮比挖地还累。今天把这套“拍、存、理”三字诀一次性讲透,让每一米管道都有身份证。
一、拍:施工过程一次成像,不留死角
1. 拍摄节点:沟槽验收→垫层铺设→管道排放→管口密封→回填分层→成品保护,六步缺一不可。
2. 拍摄角度:正对管顶30°俯拍,左右45°侧拍,接头处必须特写,标尺与工程铭牌同框,像素不低于1920×1080。
3. 拍摄工具:手机记得开GPS水印,时间、地点、海拔自动写入EXIF;夜间补光用5500K白光灯,杜绝红眼与炫光。
二、存:当天归档,双备份
1. 命名规则:工程编号-桩号-工序-日期-序号,如“PJ2306-Z15-回填-20240625-003”,一眼定位。
2. 存储路径:现场SSD移动硬盘一份,项目云盘一份;文件夹设“只读”权限,防止误删。
3. 周期检查:每周五下午五点,资料员逐条核对,缺失立即补拍,逾期不候。
三、理:资料闭环,验收不慌
1. 影像与文字互证:把照片插入《cpvc电力管隐蔽验收记录表》,每图配20字说明,写清桩号、管径、壁厚、接头方式。
2. 二维码集成:用免费工具把整段影像生成二维码,贴在竣工图背面,手机一扫就能看,甲方点赞。
3. 移交清单:竣工时提供“影像光盘+纸质记录+二维码”三件套,签收单注明数量与日期,责任切割清晰。
四、常见坑点提醒
1. 只拍管不拍人:监理、施工员同框出镜,证明过程受控。
2. 回填后补拍:土壤已经覆盖,再挖就是成本,切记分层拍、边施工边拍。
3. 照片存在个人手机:换机、掉沟、碎屏,数据全飞,必须当天导硬盘。
五、一张表带走
把“拍、存、理”做成A4速查表,塑封后贴在施工洞口,班组照做,资料员照查,项目竣工时,隐蔽工程记录缺失率直接降到0%。
记住,影像和资料不是负担,是给管道买的“终身保险”。按这个流程做,下次验收,你只需递上光盘,就能笑着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