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排管工程中,MPP管因韧性好、绝缘高、施工快被大量采用,但“怕晒”一直是工地隐忧。紫外线会切断聚丙烯分子链,使管材表面粉化、脆化,冲击强度两年内可下降30%以上,最终出现龟裂、穿孔,导致电缆外护套受损、线路跳闸。想避免“一晒就废”,必须把抗老化做进选材、储运、施工、运维四个环节。
一、选材:把“防晒”写进配方
1. 原料熔指控制在0.3 g/10min 左右,分子量高,本身就耐老化。
2. 添加2%~3%的复合型光稳定剂(HALS+UV吸收剂+抗氧剂),可延长户外寿命5倍。
3. 黑色管比本色管更抗晒,炭黑粒径25 nm、含量2.5%时,屏蔽紫外线效率可达95%,且不影响热熔焊接。
二、储运:让管材“不见天日”
1. 到货立即检查外包装,发现缠绕膜破损先拍照再补膜,避免扯皮。
2. 堆高≤1.5 m,底层用枕木垫高30 cm,避免雨水浸泡;顶部加盖不透光篷布,四周留通风口,防冷凝。
3. 室外临时堆放不超过7天,高温地区(≥35 ℃)不超过3天,做到“用多少拉多少”。
三、施工:边铺边遮,焊接快冷
1. 沟槽验收后先搭遮阳棚,棚高≥2.2 m,采用双层彩条布,中间夹5 cm空气层,可降低棚内温度8 ℃。
2. 管道切割后30 min内完成焊接,避免切口长期暴露;焊机温度210 ℃±5 ℃,冷却时间缩短20%,减少热氧老化。
3. 当日未回填的管段,傍晚用黑色防晒网包裹,次日继续施工前再拆,杜绝“隔夜晒”。
4. 回填土中掺入10%膨润土,形成致密屏障,阻隔紫外线侧向穿透;顶部覆盖10 cm细砂后,再铺警示带,最后大回填。
四、运维:给管道“穿防晒衣”
1. 绿化带内露出管段,刷涂白色丙烯酸反射涂料,太阳反射比≥0.8,表面温度可降12 ℃。
2. 每两年做一次红外热像检测,发现局部升温>5 ℃,立即开挖检查,必要时更换受损管节。
3. 建立“紫外线剂量档案”,在工地安装小型UV-A/B传感器,累计辐射量达200 MJ/m²时,启动二次防护加固。
五、常见误区
× 本色管刷漆就能抗老化——普通油漆不含HALS,半年即粉化。
× 埋深达标就无需防晒——回填前暴露阶段才是老化高峰。
× 焊接温度越高越牢——超230 ℃会分解稳定剂,反而加速脆化。
六、小结
MPP管老化不是质量问题,而是“没做防晒”的管理漏洞。把紫外线当水、当土一样防,从配方、储存、施工到运维层层设卡,就能让管材性能50年不衰减,电缆运行零隐患。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