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的MPP管一旦磕碰,整根报废,损失的不只是材料费,还有工期。想让每根管子“毫发无损”地走到安装位,搬运与堆放必须像手术一样精准。先把场地整平,硬度够、排水顺,再铺10 cm厚细砂或橡胶垫,给管子一张“软床”。人工抬管时,两人一组,掌心向上托举,禁止手指抠边缘,避免局部应力。长度超过6 m的,用宽吊带双点起吊,吊带夹角≤60°,严禁钢丝绳直接勒管。叉车作业前,在叉臂上包5 mm厚橡胶皮,插入深度≥管长三分之二,低速进退,杜绝急刹。车厢叠放不超过两层,层间加50 mm厚木垫,垫块呈“品”字分布,上下对齐,防止错位滑动。现场堆放先放防滚木,两侧楔紧,堆高≤1.5 m,列间留60 cm通道,方便巡检与急救。夏季阳光毒,用透气防晒篷布全覆盖,篷布离管顶≥30 cm,形成空气隔热层,避免软化变形。雨季来临前,在管垛四周挖10 cm深排水沟,引导积水远离管脚,杜绝浸泡脱层。每日收工前,质检员绕垛一周,用强光手电扫射,发现划痕深度>1 mm立即隔离,拍照记录并上报,防止缺陷管流入安装段。坚持“十根一垛、五垛一区、一区一卡”的编号制度,扫码即可追溯搬运时间与责任人,让每根MPP管都有“身份证”。把搬运与堆放做成标准动作,物理损伤率可降七成,省下的不只是材料费,更是口碑与下一次投标的底气。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