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前必做:中空壁缠绕管的进场验收流程​

2025-10-07

在市政工程、建筑排水等项目中,中空壁缠绕管因具备优异的环刚度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作为工程建设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项目的整体性能与使用寿命。开工前,规范的进场验收流程是把控质量的第一道防线。以下为中空壁缠绕管进场验收的详细步骤,帮助施工团队从源头规避质量风险。

一、资料核查:确保产品合规性

验收人员需首先核对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及生产厂家资质文件。重点确认文件中型号规格、执行标准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同时检查生产日期与批次信息,避免使用过期或存放不当的产品。文件不全或信息不符时,应立即联系供应商补充核实,严禁不合格产品入场。

二、外观质量检查:排除表面缺陷

逐批抽检管材外观,观察其内外表面是否光滑平整,有无裂纹、气泡、凹陷等损伤。检查承插口部位是否完整,密封圈槽是否光滑无毛刺。对于颜色不均、杂质明显或存在修补痕迹的管材,需扩大抽检比例,必要时进行退场处理。此外,管件(如密封圈、接头)的外观质量也需同步检查,确保无变形、老化现象。

三、尺寸偏差检查:保障安装适配性

使用卷尺、卡尺等工具测量管材关键尺寸,包括内径、壁厚、长度及承插口配合尺寸。依据相关标准,管径偏差应控制在±5%以内,壁厚偏差不超过±10%。特别注意同一批次管材的尺寸统一性,避免因误差过大导致安装间隙不均,影响连接密封性。

四、抽样与初步性能判断


开工前必做:中空壁缠绕管的进场验收流程​第1张


按进场数量的5%随机抽取样品(最少不少于3根),进行简单的物理性能测试。例如,通过踩踏或轻击管材表面,判断其韧性与抗冲击性;观察管材在压力下的变形情况,初步评估环刚度是否达标。若发现样品存在脆化、易裂等问题,应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检测。

五、验收结果与存放要求

验收合格的管材需及时填写验收记录,注明型号、数量、验收日期及结果,由多方签字确认后存档。存放时应选择平整场地,避免阳光暴晒与尖锐物体接触,管材堆叠高度不超过1.5米,且需远离火源与化学腐蚀物。对于暂时未使用的管材,建议采用遮阳布覆盖,防止紫外线老化。

规范执行进场验收流程,不仅能有效降低施工中的返工风险,更能为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将验收环节标准化、常态化,确保每一批次管材都符合工程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