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铺得再好,回填一松全白搭。”在乡镇自来水改造工地,常听见老师傅这样叹气。PE自来水管柔韧不假,可一旦回填压实度不足,后期沉降、变形、爆管一样都不少。想把隐患扼杀在沟槽里,先把下面6条压实标准刻进脑子。
1. 材料先过筛:回填土粒径超过50 mm的碎石、砖块一律剔除。尖锐棱角会像小刀,在夯实过程中慢慢割伤管壁。
2. 分层不是口号:管腋以下100 mm、管顶300 mm、再往上每200 mm一层,每层单独夯实。一次堆到半米再振,看似省时,实则给沉降留足空间。
.jpg)
3. 含水率握紧“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老方法。太干夯不实,太湿成橡皮土;现场抓把土,轻捏能成团,轻抛能散,就是最佳点。
4. 工具得配套:管腋区用小型蛙夯,0.5 t轻夯贴边;管顶50 cm内禁止落锤式强夯;超过50 cm才能换大型压路机。轻重不分,管子先内伤。
5. 检测不靠眼:环刀法每50 m一组,压实度≥90 %(管腋至管顶),管顶以上至路面结构层≥95 %。数据当场签字,谁验收谁负责,手机拍照存档,免得到处“踢皮球”。
6. 雨季多一招:边夯边盖防渗膜,防止雨水泡松已夯层;若被浸泡,必须重新翻晒再夯,省不得。夜间施工挂灯带,沿槽布设反光锥,别让压实机一歪,碾坏辛苦一夜的成果。
牢记这6条,把每一次夯实都当成给管道穿“防弹衣”。PE自来水管寿命50年,回填只占工期十分之一,却决定了后面四十九年是否漏水。今天多夯三遍,明天少挖三回,算清这笔账,没人再敢偷“压实度”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