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像“隐形漏斗”,PE自来水管一旦扎进去,不是管体上浮,就是沟槽塌方,挖机寸步难行。想顺顺当当把管子送到位,得先把“软豆腐”变成“硬板床”。下面这4种地层处理招数,工地实测有效,照着做,工期能省一半。
1. 注浆“水泥钉”——把流沙钉成水泥块
配比:水灰比0.8∶1,加2%水玻璃,30秒初凝。用32mm花管斜向45°打入,间距0.8m,梅花形布点。注浆压力0.3MPa,稳压3分钟,流沙柱体28天强度可达1.2MPa,开挖时像切蛋糕,不再流泥。
2. 钢板桩“腰带”——给沟槽加一圈钢箍

选IV型拉森钢板桩,桩长≥开挖深度+1.5m,咬口涂黄油防渗。用振动锤打入,每打1m复测垂直度,偏差<0.5%。完成后在桩顶加一道围檩,沟槽就像穿了“盔甲”,侧向位移控制在2cm内,pe管可趁热熔对接,不怕挤。
3. 降水井“抽水机”——把水位降到管底0.5m以下
沿槽双侧布井,井距15m,井深低于管底3m,选用外径315mm波纹管,外包80目尼龙滤网。用2寸潜水泵24小时抽水,含砂量<1/20000。水位降到位后,流沙失去“水枕头”,自立性瞬间提高,挖掘机一次成槽,不再塌方。
4. 土工袋“叠被子”——边挖边回填,流沙秒变台阶
用400g/m²聚丙烯土工袋,装现场湿砂,码成“品”字形,每层错缝0.2m。挖一段、叠一段,形成1∶0.3临时边坡。PE管下沟后,袋体留在原处,外覆30cm中粗砂,既做保护层又当滤层,省掉支护拆除费用,综合成本降20%。
施工顺序小贴士
先降水→再注浆→打钢板桩→边挖边土工袋,四步连环,缺一不可。流沙地段千万别“裸奔”,一次塌方返工费能把利润全吃掉。把地层先“驯服”,PE自来水管才能稳稳当当服役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