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VC加筋管的施工过程中,管材的“磕伤”与“碰裂”是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常见问题。尽管PVC加筋管本身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但在从地面到沟槽内的下管环节,若操作不当,极易因冲击、碰撞或挤压导致管材损伤,不仅增加维修成本,更可能留下安全隐患。因此,规范人工与机械下管的安全操作流程至关重要。
人工下管时,首先应确保作业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严禁单人冒险操作或使用不合格的吊装工具。作业前,需检查管材有无原始损伤,并清理沟槽内可能造成阻碍或损伤管材的尖锐杂物。下管时,应使用宽度适宜的柔软吊索或专用吊装带,避免使用钢丝绳直接捆绑管材,以防勒伤管体。对于重量较大或长度较长的管材,必须由多人协同,统一指挥,保持管材平稳下放,避免与沟壁、沟底或其他管材发生剧烈碰撞。在管材接触沟槽底部或放置在支架上时,应缓慢轻放,必要时在接触点铺设软垫或沙袋,减少冲击力。
机械下管则需重点关注设备选型与操作规范。应根据管材的重量、长度选择合适的吊装机械,并确保吊具(如吊带、吊钩)的额定荷载满足要求且状态良好。吊装前,需精确确定吊点位置,确保管材在吊装过程中受力均匀,防止因偏心吊装导致管材弯曲变形或断裂。起吊时,管材应保持水平状态,缓慢提升,避免摇摆、旋转。下管过程中,机械操作手应与地面指挥人员密切配合,时刻注意管材与沟槽、周边构筑物及其他设备的安全距离,严禁在吊管下方站人或进行其他作业。当管材接近沟底时,应降低吊装速度,必要时辅以人工扶正,确保准确、平稳就位,防止砸伤沟槽底部或自身受损。
无论是人工还是机械下管,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对作业环境的细致检查以及对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都不可或缺。只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减少PVC加筋管在下管过程中的“磕伤”“碰裂”风险,确保管材的结构完整性,为后续管道系统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