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常遇这样的尴尬:pe管热熔对接完毕,焊环已成型,却发现两段管子不在一条直线,接口偏移3~5mm。敲掉重熔耽误工期,置之不理又担心后期渗漏。其实,只要焊口还没完全冷却,仍有补救窗口。下面把老师傅压箱底的3个校正技巧一次说清,照着做,90%的偏移都能救回来。
技巧一:趁热“回扳”——利用熔融层弹性
热熔完成后30秒内,焊环中心温度仍维持在130℃左右,聚乙烯分子链处于高弹态。此时戴好隔热手套,双手握住距焊口约30cm的管身,沿偏移反方向缓慢回扳,幅度每次不超过2mm,边扳边用眼睛瞄直线,直至两管外壁基本齐平。注意动作要稳,一次扳过头会造成卷边内翻,反而削弱强度。
技巧二:楔板限位——自制“开口木楔”辅助
准备两块20cm长、带30°斜面的木楔,对称插入偏移侧管底与沟槽之间,利用斜面逐步升力把管子顶回中心。楔入过程分三次敲击,每敲一次等待10秒,让熔融区应力释放,再敲第二次,直至目测错位消失。木楔宽度略小于管外径一半,避免局部压痕。校正后立即回填10cm细沙,保持受力均匀直到完全冷却。
技巧三:局部二次加热——精准补熔“拉直”
若接口已冷却至60℃以下,但偏移量仍超壁厚10%,可用小型热风枪对焊环两侧各5cm范围二次加热,温度设定220℃,匀速摆动,待表面微亮出现反光膜,迅速用木质圆棒(直径约为管壁厚3倍)抵住偏移反方向,轻推3~5秒,让重新软化的聚乙烯在应力下重新分布。二次加热长度不得超过焊环宽度,避免形成弱界面。操作完毕用湿布快速冷却定型,可恢复90%原始环刚度。
收尾检查

校正完成后,待管壁温度降至环境温度,再用钢尺紧贴管外壁测量,偏移量≤1mm即为合格;若仍超差,说明初始夹具对中不良,应割口重熔。记住:偏移不是灾难,冷静判断冷却阶段,选对方法,就能在保压试验前把隐患消灭在沟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