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VC排水系统的安装与维护中,管件就像连接管道的“关节”,负责引导水流、衔接管道,选对管件的类型和规格,直接关系到排水系统的通畅与稳定。不少人面对货架上五花八门的pvc管件时,常犯难:“哪些是常用款?不同管件该配多大尺寸?”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性说清PVC排水管件的常用类型,以及对应的适配规格,帮你快速理清思路。
首先,最基础的管件是直接头(也叫直通),它的作用很简单——连接两根同规格的pvc排水管,延长管道长度。比如家里阳台排水管道不够长时,用De110的直接头就能把两根De110的PVC管接起来。这里要注意,直接头的规格必须和管道外径完全一致,De50的管道就用De50的直接头,大一点或小一点都无法密封。
接下来是弯头,这是改变水流方向的核心管件,常见的有90度弯头和45度弯头。90度弯头用于直角转弯,比如卫生间立管转水平管时会用到;45度弯头则是缓转弯,能减少水流阻力,适合长距离排水管道的转向。更特殊的是存水弯——带水封的弯头,它能在管道内保留一段水,阻止下水道的异味反串到室内。比如洗手池下用的S型存水弯(De50),马桶旁用的P型存水弯(De110),都是不能用普通弯头代替的,否则家里可能会有难闻的下水道味。
然后是三通,用来连接三根管道,实现分流或合流。比如卫生间的主排水管(De110)要引出一根支管到洗手池,就会用到主管De110、支管De75的正三通;如果是屋面排水主管道(De160)分流到阳台,斜三通(支管与主管成45度)会更顺畅。选三通时要注意“主管+支管”的规格组合,必须和实际管道的外径匹配,比如支管是De75,就不能选支管De50的三通。
四通则是三通的“升级款”,能连接四根管道,适合多排水点的场景。比如一个卫生间里有马桶(De110)、洗手池(De75)、淋浴区(De75)三个排水点,用一个主管De110、两个支管De75的四通,就能把这些排水汇总到主管道里。
除了连接类管件,固定类管件也很重要,比如管箍(卡箍),用来把PVC管固定在墙面或吊顶上,防止管道移位。它的规格同样要对应管道外径,De110的管道就用De110的管箍,卡紧后能让管道更稳固。
还有地漏,这是地面排水的“入口”,卫生间、阳台都离不开它。常用的地漏规格是De50(小面积阳台)和De75(卫生间),要注意地漏的接口必须和排水管外径一致——比如De75的地漏,得配De75的排水管,否则地面水可能排不出去。
最后是检查口和清扫口,这是检修用的管件。检查口装在立管上,每隔一层楼装一个,方便疏通立管内的堵塞;清扫口则装在水平管道的末端,用来清理水平管里的杂物。它们的规格也和管道外径对应,De110的立管就用De110的检查口。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PVC排水管件的选择要点:先看“用途”——是连接、转弯、分流还是固定?再看“规格”——管件的外径要和管道外径完全匹配。比如要接De110的管道,所有对应的管件(直接头、弯头、三通)都得是De110的;要做水封,就必须用存水弯而不是普通弯头。
其实PVC排水管件的逻辑并不复杂,只要记住“对型对规格”,就能避开大部分选择误区。下次再选管件时,不妨先问自己两个问题:“我需要这个管件做什么?我的管道外径是多少?”答案清楚了,管件也就选对了。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