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寿命,七分靠基础。”尤其在埋地pe给水管施工中,沟槽基底一旦残留硬物,后期点荷载、不均匀沉降、甚至刺穿管壁的风险都会成倍放大。下面把现场最实用的5步清理动作拆开讲,照做就能让监理一次验收通过。
1. 初检:眼到、锤到、尺到
下槽前,先沿中线步行目测,发现凸起就用羊角锤敲击,听声辨别空鼓或实心;再用3 m直尺贴地,缝隙>10 mm的位置画白圈,统计数量并拍照留底,方便后面复测。
2. 深挖:一次多清5 cm
遇到石块、混凝土块,不要心存侥幸“垫层能盖住”。规范要求:硬物上方至少保留10 cm厚的中粗砂保护层。所以看见砖头就继续下挖5 cm,用尖锹切断根系,把隐患整体移除。
3. 过筛:手筛+机械筛双保险
清出的回填土别急着往回倒。现场支一张孔径≤20 mm的手筛,把砖渣、玻璃、贝壳统统截留;若工期紧,可用小型旋转筛分斗,每小时可处理6 m³,石粒>15 mm的自动甩出,效率翻倍。
4. 找平:虚铺砂层+洒水沉降
基底整平后,先虚铺15 cm中粗砂,用铝合金刮杠拉平,再均匀洒水3 L/m²,让砂粒自重沉降2小时;随后用轻型平板夯走两遍,压实度≥90%。这一步能把隐藏尖角“顶”出来,人工再补拣一次,彻底消灭漏网之石。
5. 复验:三方签字再下管
垫层完成后,项目经理、监理、施工员三方带卷尺、水准仪现场复测:高差±5 mm、宽度≥管外径+30 cm、无>5 mm尖角颗粒,三项全部合格才允许下管。签字单贴在卷内,日后沉降追责有据可查。
把以上5步做成工序牌挂在沟槽口,工人按图作业,监理按表打勾,pe管就能躺在“无尘室”级别的基底上,未来50年不再为硬物烦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