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 MPP 电力管敷设:防潮的防护与操作技巧​

2025-09-29



码头作为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其电力供应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各项作业的顺利进行。MPP电力管因其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能、耐高温、耐外压等特性,在码头电力管线敷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码头环境通常湿度较大,水汽、盐雾等因素对电力管的长期安全运行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在码头mpp电力管敷设过程中,做好防潮防护工作并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至关重要。

首先,防潮防护应贯穿于敷设施工的全过程。在管材选择与检查环节,要确保所选用的MPP电力管质量合格,管身光滑、无裂纹、无砂眼等缺陷,其壁厚和耐压等级需符合设计及码头特定环境的要求。管材在运输和存放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存放场地需平整干燥,并用垫高物将管材与地面隔开,防止地面潮气侵蚀。

在敷设前的基槽开挖阶段,需充分考虑排水问题。码头区域地下水位往往较高,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若出现积水应及时排除,可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采用抽水设备将水抽干,确保槽底土壤干燥坚实。对于土质较差、含水量较高的情况,可对槽底进行换填处理,选用级配砂石或素混凝土等透水性好、承载能力强的材料,减少潮气上渗的可能。

管道连接是防潮的关键节点。MPP电力管通常采用热熔对接或电熔连接方式。施工前,需将管材连接端面的氧化层、油污、泥土等杂质彻底清理干净,确保连接面洁净干燥。热熔连接时,要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使管材端面均匀受热,待达到熔融状态后,迅速将其平稳对接,施加适当的压力并保持至接口冷却固化。连接完成后,接口处应形成均匀的熔瘤,无气泡、裂纹,确保其密封性,防止水分渗入管内或沿接口缝隙侵蚀管体。

管道敷设完成后,回填土的选择与夯实也对防潮性能有影响。应选用颗粒均匀、不含腐殖质、含水量适宜的细土或砂土进行回填,避免使用含有大块砖石、冰块及生活垃圾的土料。回填应分层进行,每层回填厚度不宜过大,一般为200-300mm,并采用人工或小型夯实机械逐层夯实,确保回填土密实,减少雨水下渗和潮气积聚。对于管道顶部以上500mm范围内的回填土,应特别注意夯实力度,避免损伤管道。

此外,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技巧:测量放线应精确,确保管道敷设位置、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因位置偏差导致后期使用问题;下管时应轻放,可用专用吊具或人工抬放,防止管材碰撞损坏;在管道转弯、变径处,应设置混凝土支墩或其他稳固措施,防止管道因受力不均而位移或损坏;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管道的气密性试验或水压试验,检验管道的整体密封性和强度,确保无渗漏现象。

总之,码头MPP电力管的敷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防潮防护是核心环节之一。只有严格把控材料质量、规范施工操作、注重各个细节的防潮处理,才能有效保障MPP电力管在码头潮湿环境下的安全、稳定、长久运行,为码头的电力供应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