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 管件有哪些种类?常用管件汇总​

2025-09-15

在建筑水电系统里,pvc管件就像“连接关节”——没有它们,水管、线管只能是零散的“管子”,没法形成能排水、送水或穿线的完整系统。不管是新房装修的水电改造,还是老房的管道维修,选对PVC管件都是关键一步。今天我们就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梳理常用PVC管件的种类和用途,帮大家搞懂这些“小零件”的大作用。

一、排水系统常用PVC管件:解决“排得顺、不反味”

排水是PVC管件最常见的用途,主要处理卫生间、厨房、阳台的污水和废水。这类管件的核心需求是“畅通”和“防臭”,常用的有这几种:

- 弯头:改变排水方向的“转角器”,比如卫生间排水管要绕开墙根时,用90°或45°弯头调整走向;

- 三通:把一根排水管分成两路(比如洗手池和洗衣机的排水合并到主管道),或是连接立管与横管;

- 直接:两根同管径排水管的“直线连接器”,比如管子不够长时,用直接接成整根;

- 存水弯:能“存水隔味”的弯管,装在洗脸盆、马桶或地漏下方,通过管内的积水隔绝下水道的臭味,是排水系统的“防臭卫士”;

- 地漏:地面与排水管的“接口”,负责把地面的水(比如洗澡水、阳台雨水)导入排水管,常见的有普通地漏和防臭地漏。

这些管件组合起来,就能形成一套“从地面到下水道”的完整排水路径——比如卫生间的排水系统:地漏接存水弯,再通过三通连到主排水管,全程用弯头调整方向,最后靠直接延长管道,每一步都要选对管件尺寸(比如50mm的管子配50mm的弯头)。

二、给水系统常用PVC管件:满足“压得住、漏不了”

给水用的PVC管件要承受水压(比如家庭给水压力一般在0.2-0.4MPa),所以材质更坚韧,常用的有:

- 三通:把主给水管分成支路(比如厨房水槽、热水器、卫生间水龙头的分支),要选“等径三通”(三个口直径一样)或“异径三通”(主管道粗、分支细);

- 弯头:调整给水管的走向(比如从墙面垂直转向地面,或绕开橱柜),同样分90°和45°;

- 管卡:固定给水管的“卡扣”,装在墙面或地面,防止水管因水压晃动或脱落;

- 球阀:控制给水的“开关”,比如热水器进水口装球阀,维修时能快速关水,避免漏水。

给水管件的关键是“耐压”——选的时候要看管件上的“PN值”(比如PN1.6代表能承受1.6MPa压力),家庭用选PN1.0或PN1.6就够,工程用可能要更高压力的。

三、电工系统常用PVC管件:保护“穿得进、不划伤”

电工用的PVC管件主要配合穿线管使用,核心是“保护电线”,常用的有:

- 穿线管接头:连接两根穿线管的“连接器”,比如墙面穿线管要绕到天花板时,用接头把两段管子连起来;

- 杯梳:装在穿线管两端的“保护套”,防止电线穿过管子时被管口的毛刺划伤;

- 直接:同管径穿线管的“直线延长件”,比如穿线管不够长时,用直接接成整根。

电工管件要选“阻燃型”(比如PVC-U穿线管配件),万一电线发热,能延缓燃烧,提升安全性。

选PVC管件的小提醒:

不管是哪类管件,选的时候要注意两点:匹配管径(比如φ20的管子要配φ20的配件)、看材质质感(好的PVC管件表面光滑、无毛刺,捏一下不容易变形)。作为专注PVC建材的企业,我们见过很多因“管件选不对”导致的问题——比如用了非耐压的排水管件装给水,结果水压大导致漏水;或是存水弯选了太小的,导致排水不畅。

其实PVC管件虽小,但每一种都有明确的“分工”:弯头负责转弯,三通负责分流,存水弯负责防臭……了解这些种类和用途,不管是装修师傅还是自装业主,都能快速选到合适的配件,让水电系统更稳定。

最后想说:选PVC管件不用贪“贵”,但要选“对”——符合场景需求的管件,才是好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