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市政燃气抢修现场仍灯火通明。焊工老李蹲在管沟旁,盯着刚焊完的DN200钢塑转换接头直皱眉:焊缝根部隐约发黑,却拿不准是氧化色还是未熔合。若割开复检,整条支管要停输六小时;放任不管,又担心日后漏气。两难之间,无损检测成了唯一出路。
一、钢塑转换接头为何“娇气”
钢塑转换接头一端为碳钢,一端为PE,通过电热熔套筒完成过渡。钢材导热快,PE熔体黏度高,两者热膨胀系数相差近十倍,焊接界面极易出现冷焊、虚焊、孔洞三大缺陷。更麻烦的是,PE侧熔深仅0.5 mm~1 mm,缺陷尺寸常小于0.2 mm,肉眼无法识别,传统压力试验又无法定位微漏点。
二、无损检测三剑客
1. 射线检测(RT)
用160 kV便携式X射线机,配合数字成像板,5 min即可成像。对钢侧未焊透、PE侧夹杂检出率≥90%。但射线对面积型缺陷不敏感,且需撤场半径30 m,城市街巷难以施展。
2. 相控阵超声(PAUT)
选用5 MHz 32晶片柔性楔块,一次扫描可覆盖钢-PE界面全部熔宽。通过设置扇扫角度35°~70°,能把
3. 衍射时差法(TOFD)
在PE侧布置一对2 MHz宽带探头,利用尖端衍射信号测量缺陷高度。对埋藏0.5 mm以上的孔洞,误差≤0.1 mm。TOFD还能给出缺陷在壁厚方向的精确位置,为后续铣刀挖补提供坐标。缺点是表面盲区约1 mm,需与PAUT互补。
三、现场作业七步法
1. 表面处理:用80目砂纸打磨焊缝两侧各150 mm,粗糙度Ra≤6.3 μm,避免耦合不良。
2. 温度补偿:PE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大,检测前用红外测温枪记录表面温度,若
3. 探头选型:钢侧用5 MHz 45°横波斜探头,PE侧用2 MHz纵波直探头,楔块曲率与管外径匹配,间隙≤0.5 mm。
4. 扫描速度:PAUT≤50 mm/s,TOFD≤30 mm/s,防止漏检。
5. 缺陷评判:依据SY/T 0443-2018,冷焊反射波幅≥DAC-6 dB即判废;气孔直径>1 mm需返修。
6. 数据存档:将原始A扫、B扫、TOFD图像打包成DICONDE格式,上传云端,10年后仍可追溯。
7. 修复验证:铣刀挖除缺陷后,用同参数二次检测,直至无超标信号。
四、典型案例
苏州某天然气公司去年应用PAUT+TOFD组合检测1 372道钢塑转换接头,发现32处超标缺陷,一次返修合格率由92%提升到99.3%,节约停输时间168小时,减少天然气放空约8万标方,直接经济效益超60万元。
五、未来趋势
随着PE100-RC、PE-Xa等耐裂纹材料普及,缺陷尺寸将进一步缩小。下一步,可将全矩阵捕获(FMC)与人工智能结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识别0.1 mm级微裂纹,实现钢塑转换接头焊接质量“零缺陷”交付。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