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表刚装完就转得飞快,还时不时爆管,是不是管子有问题?”——多数情况下,问题不在管材,而在水表前后那段被忽视的“直线段”。PE自来水管柔韧好,可一旦水表两端没留够直管,水流紊乱、漩涡、气泡全来凑热闹,计量失真、叶轮磨损、接头开裂只是时间问题。想把隐患一次掐灭,记住下面4条安装尺寸,照图施工,零返工。
1. 水表前直线段≥10倍管径
无论DN20还是DN63,水表进口前必须留≥10D的直管段。举例:DN32管,32×10=320 mm。这段距离是水流从“乱”到“稳”的缓冲区,短一厘米,叶轮就多吃一口漩涡,走得快还是走得慢,全看这一段。
2. 水表后直线段≥5倍管径
出口侧同样需要“稳流”,长度减半却不可省。DN40管至少留200 mm,让叶轮甩出的残余涡流在这里耗尽,避免下游弯头、阀门再次搅动。很多师傅把表后直接弯上墙,结果三个月不到接头鼓包,罪魁祸首就是这段距离被“吃”掉了。
3. 阀门与表体净距≥3倍管径
闸阀、球阀不是想贴多近就贴多近。阀芯一开一合,过水断面瞬间收缩,紧挨着水表会形成二次涡流。留3D净距,既方便拆表,又让紊流衰减。DN25管留75 mm,一把扳手刚好插得进,维修不再拆一整排管。
.jpg)
4. 支架设在表前1倍管径、表后2倍管径处
pe管热胀冷缩系数大,没固定好,水表成了“甩干机”。表前1D处设第一吊架,表后2D处设第二吊架,两点一线,水表悬空不受力。支架用宽度≥30 mm的金属护桥,内衬橡胶垫,紧而不勒,防止管壁长期点受力产生应力开裂。
现场快速记忆口诀:
“前十后五阀三距,支架一二三,PE水表稳如山。”
施工前先用粉笔在地上画“尺寸条”,每段长度用管径倍数算好,再下料热熔;安装完做压力测试,1.5倍工作压力稳压30分钟,压降≤0.05 MPa,才算过关。别小看这几厘米直线段,留对了,水表寿命多五年,邻里纠纷少一半,维修费也省下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