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刚装好的PE自来水管,支管接头处却慢慢渗出一圈水珠,墙面返潮、地板起泡,维修还得砸砖撬柜,心烦又费钱。别急着怪材料,90%的支管漏水都是安装环节“偷懒”惹的祸。把下面6个热熔操作规范刻进脑子,普通手艺人也能做出工程级密封,一次试压100%达标。
1. 断管:垂直一刀,拒绝斜口
用专用旋转切管器,一次性垂直切断,端面倾斜度≤1 mm。斜口会导致熔接面积减少30%,受压后最先从薄弱处爆缝。切完后把毛刺轻刮干净,防止碎屑混入焊缝。
2. 倒角:2×45°小斜坡,给熔融材料“让位”

用倒角器在管口外壁刮出2×45°、长度2 mm的小斜坡。别小看这圈斜坡,它能让热熔时翻边均匀成型,避免“内翻”堵塞水流,也杜绝“外翻”形成虚焊。
3. 清洁:酒精+无尘纸,双次擦拭
支管多在墙脚、地面,泥沙、油污防不胜防。用75%酒精浸湿无尘纸,先擦管件承口、再擦管端,各两遍,直到纸巾不再发黑。任何一粒砂尘,都是未来漏水的“毛细通道”。
4. 标记:插入深度+熔接时间,双线定位
把管件承口深度标在管壁上,再向后延长5 mm画第二条线。热熔时管材插到第二条线,既能保证到位,又留足翻边余量。同时在管件上写下开始热熔的“秒”数,防止超时加热造成“过熔”。
5. 温控:210 ℃±5 ℃,冬夏一致
热熔机温度必须稳定在210 ℃±5 ℃。冬天环境温度低,有人盲目调高到230 ℃,结果管材表面碳化、内部却未熔透,形成“夹生”焊缝。每卷管材上线前,空打一次热熔机,确认温控表与实测一致。
6. 试压:1.5倍工作压力,30分钟不掉表
熔接完成后静置2小时,让焊缝自然冷却到室温。再用试压泵加压至1.5倍工作压力(家装一般0.6 MPa),稳压30分钟,压力降≤0.05 MPa才算合格。掉压立刻复查,千万别用“明天再看看”安慰自己。
牢记“断、倒、洁、标、温、压”六字诀,PE自来水支管连接就能从“容易漏水”变成“终身免维护”。下次再遇到师傅图省事跳过步骤,直接把这篇文章甩给他,按规范重做,拒绝后期砸墙追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