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管网改造 MPP 电力管施工流程:拆除与新装的衔接技巧​

2025-09-29



城市地下电力管网服役二十年后,普遍出现混凝土排管粉化、金属支架锈蚀、内径缩小等问题,直接推高线损与故障率。采用改性聚丙烯(MPP)电力管进行原位改造,可在不新增路由的前提下,把载流量提升30%以上,并彻底杜绝盐碱腐蚀。要让“拆旧”与“新装”真正无缝衔接,必须抓住五个关键动作。

一、精准定位:拆前“做减法”

先用管线仪与CCTV机器人双重验证旧管走向,确认电缆是否带电;随后用油漆在地面画出“三线”——管中心线、切割线、机械禁入线,把拆除面缩到最小,减少扰民与道路开挖量。

二、分段拆除:先“松绑”再“断骨”

沿切割线用金刚石链锯开槽,深度控制在旧管外径1/2处,避免一次切穿造成路面塌陷;每1.5米一段顶松后,用液压钳横向夹碎混凝土,让钢筋自然裸露,再用角磨机逐根剪断,既降低震动,又方便钢筋回收。拆下管节立即用防坠盖板封口,防止土块进入电缆间隙。

三、原孔保护:给电缆穿“防弹衣”

裸露的运行电缆用两层10 mm防火布+PVC波纹套管包裹,套管外再缠黄色警示带;底部垫10 cm厚细砂,形成柔性缓冲带,防止后续热熔对接时焊渣飞溅灼伤外护套。

四、MPP敷设:一次成型,拒绝“二次搬运”

1. 管枕预排:按设计纵距1.2 m先摆好可调节管枕,枕底用φ8钢筋“井”字焊接固定,高程误差≤3 mm。

2. 热熔对接:选用220 ℃恒温焊机,切削后管端间隙<0.3 mm,加热板抽离时间≤6 s,冷却阶段用风扇加速,单口冷却时间≥4 min,杜绝“冷接缝”。

3. 电缆过渡:在MPP管口套半导电滑轮组,用慢速卷扬机以6 m/min匀速牵引,牵引力不超过电缆允许侧压力的60%,避免内护层起皱。

4. 管口封堵:电缆就位后,先用发泡胶填充1/3,再用速干环氧树脂封口,达到IP68级防水,防止泥沙回流。

五、分层回填:让沉降“归零”

管顶30 cm内用中粗砂人工洒水夯,每层厚度≤15 cm,密实度≥90%;30 cm以上用6%水泥改良土,每50 cm一组环刀检测,压实度≥95%。最后铺钢板临时恢复路面,72小时后做弯沉试验,弯沉值<0.5 mm方可开放交通。

把拆除当“外科手术”,把新装当“血管搭桥”,旧管网改造就不再是“开膛破肚”的大工程,而是一场精准、可控、可复制的微创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