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到一半,电信队说路由不对;燃气队又嫌覆土不够,现场直接撂挑子。”——做PE拖拉管顶管的人,几乎都吃过协作单位“各唱各调”的亏。想把多头队伍拧成一股绳,先要把“谁该干什么”钉在墙上,再把“话该怎么传”写进流程。今天给你一套“职责表+沟通机制”双件套,现场直接复制即可用。
一、先立规矩:一张表把PE拖拉管顶管职责划到骨头里
1. 业主方:提供地勘、地下管线一张图,签字确认后任何新增路由变更,48小时内书面回复,逾期视为同意。
2. 总承包方:统筹进度,每天17:00前发布次日《穿越作业令》,写明起止桩号、管材型号、回拖压力预警值;未发令,协作单位可拒绝进场。
3. 拖拉管专业队:负责导向孔、扩孔、回拖三级质量控制,出现扭矩>设定值1.2倍时,立即停钻并上报,擅自继续视为违约。
4. 协作管线单位(燃气、自来水、电信、电力):作业前24小时完成管线交底并派专人旁站;现场发现与图纸误差>0.3 m,有权叫停,但必须在2小时内给出新方案,否则每延迟1小时赔偿5000元误工费。
5. 监理:旁站记录必须拍到“钻头出土+管材入洞”双照片,缺一张即判定该段验收不通过。
把这张表打印成A1海报,贴在入口门禁处,谁来签字、谁拍照、谁赔钱的条款写得明明白白,现场扯皮声瞬间降一半。
二、再建通道:三步沟通机制让信息零损耗
1. 日例会——15分钟立会,站着开
每天18:00,入口集装箱前,各队负责人自带《穿越作业令》回执联,用“红绿灯”汇报:
绿灯=按计划;黄灯=有风险,需支援;红灯=已停工。总包10分钟内拍板,谁的问题谁领走,会议记录发微信群“pe顶管作战群”,30分钟内未回复视为默认。
2. 节点碰头会——关键工序前1小时
扩孔完成、回拖启动、封孔注浆前三小时,总包自动触发“节点碰头”模板短信,协作单位若30分钟内无回复,默认现场无冲突,事后不得追加要求。
3. 应急群——@两次必须到场
现场任何一方发现异常(扭矩飙升、地面冒浆、邻近管线外露),拍照+定位发“PE顶管作战群”,@对应单位两次,15分钟内无人响应,总包可直接调用第三方抢险,费用在责任方当月工程款中双倍扣除。规则提前写进合同,法院已判有效。
三、实战案例:48小时理顺“五方乱战”
山东某开发区DN630 PE拖拉管穿越110 m,原涉燃气、军用光缆、污水管、路灯线四家协作单位。按传统做法,各家图纸比例尺不一,现场交叉打架,曾停工7天。
启用“职责表+沟通机制”后:
- 第1天上午,总包把五家图纸统一转成CAD 1:500,打印成透明胶片叠图,冲突点当场用红笔圈出;
- 第1天下午,日例会确定燃气队改线3 m,军用光缆下沉0.5 m,路灯线临时断电,并写入《穿越作业令》V2.0;
- 第2天,节点碰头会在扩孔前1小时召开,监理确认军用光缆旁站人员到场;
- 第2日晚,回拖完成,地面零隆起,五方在验收单上签字,比原计划提前1天,节省台班费4.6万元。
四、工具包:直接复制带走
1. 《PE拖拉管顶管职责划分表》Excel模板,含自动计算误工费公式;
2. 《日例会+节点碰头会》会议纪要模板,Word格式,打印即可用;
3. 微信群命名及群公告范本,@两次规则、15分钟响应时限写在前;
4. 应急电话排序表,按“现场→项目→公司→行业主管”四级升级,防止无人接听。
结尾提醒
协作单位不好管,本质是“责任没钉死、沟通没闭环”。把一张职责表贴上门,把三步沟通机制写进群,PE拖拉管顶管现场就能像流水线一样顺畅:该谁干、该谁说、该谁赔,一目了然。下次再有人甩锅,你直接把表甩回去,半小时内就能让他闭嘴。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