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工程一旦覆土,PE燃气管的走向就像人的经脉,偏了半寸,后期都可能引发漏气、检修难、甚至整段报废。上周验收,我们就在厨房橱柜下方发现一段DN63 PE燃气管水平偏移12 cm,超出规范允许值5 mm,立即被监理叫停。现场不吵不闹,先拍照、后画图,把偏差段两端坐标、埋深、管径、压力等级(SDR11,PN1.6 MPa)全部记录,再按“零开挖纠偏—局部重熔—全程复压”三步走,24小时内完成整改,复检一次通过,现将全过程拆解,供同行抄作业。
第一步,零开挖纠偏。先用管线仪把整根管重新扫一遍,确认只有这一处“S”形弯,其余段笔直。随后在两端的原熔接端口处,各开挖一个60 cm×60 cm的工作坑,露出承口后,把管身周围的砂层掏成“悬空”状态,利用pe管柔性,用手动葫芦缓慢回拉,让偏差点回到设计轴线。回拉过程每5 cm测一次坐标,直至误差≤2 mm。注意:回拉力不得超过管材屈服强度的50%,防止拉薄管壁。
第二步,局部重熔。由于回拉后管身出现轻微扭力,我们决定把原热熔接口切除,重新做两段短管过渡。切口必须平整,用刨刀将氧化皮刮净,管端错边量控制在壁厚10%以内。热熔机温度210 ℃,吸热时间壁厚×10 s,冷却时间≥4 min。熔接完成立即用超声波测厚仪抽检,焊缝高度高于管外壁0.5~1 mm,无气孔、无裂缝,方可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全程复压。整改段两端封堵后,注入压缩空气,先升至0.6 MPa稳压1 h,压力降≤0.05 MPa为合格;再注水做强度试验,1.5倍设计压力(2.4 MPa)稳压2 h,无渗漏、无可见变形为合格。试验完毕,把数据写进《PE燃气管道整改记录表》,监理、甲方、施工方三方签字,拍照存档,方可回填。回填用细砂,粒径≤5 mm,分层夯实,每层20 cm,密实度≥90%,上方加黄色警示带,再浇5 cm厚混凝土保护板,防止后期装修打钉。
最后算笔账:本次整改共开挖2处、熔接2道、耗材3 m短管,人工加设备不到3000元;若当初放线多花10分钟,成本可省80%。教训写进交底:燃气PE管放线必须双控——仪器坐标+弹墨线,弯曲半径≥25D,转弯处设固定墩,覆土前再做一次竣工扫描,把偏差消灭在隐蔽之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