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 PE 管冻裂频发?施工时做好这 8 点就能杜绝

2025-09-26

每年寒潮一到,工地群里“pe管又裂了”的哀嚎就此起彼伏。冻裂不仅砸口碑,更砸钱包:返工、赔水、挨投诉,一套组合拳下来利润直接归零。别再把锅甩给“天气太冷”,90%的冻裂都是施工细节没做到位。今天把压箱底的8条过冬铁律一次讲透,照做就能让管道安然过冬。

1. 选料:零下25℃是分水岭

PE100级原料分SDR11与SDR17.6两种壁厚系列,北方露天或浅埋必须选SDR11,壁厚大、韧性好,-25℃仍保持延展率350%以上。进场时让厂家提供第三方的-30℃简支梁冲击报告,数据不达标直接退货,别心疼运费。

2. 埋深:1.2米是生死线

规范要求冻土层以下0.3米,北方多数地区冻土0.8~1.0米,埋深1.2米才能形成天然保温仓。遇到岩石沟槽无法下挖,果断改走暖沟或架空,千万别抱“赌今年不冷”的侥幸心理。

3. 保温:给管道穿羽绒服

埋深不足或穿越道路时,管周包裹30mm厚高发泡PE闭孔保温棉,外包一层0.3mm铝箔反射膜,阻断冷空气辐射。室内立管则用橡塑保温+PVC护壳,接头用自融胶带密封,杜绝“冷桥”。

4. 排空:让水“下班”回家

景观绿化、工地临水这类间歇用水点,必须在最低点加排气球阀,停工后10秒排尽余水。农村自建房晚上关总阀后,打开末端龙头形成空气对流,管道“喝饱空气”就不会“喝饱冰”。

5. 试压:1.5倍水压+8小时保压

回填前做水压试验,压力升至工作压力1.5倍,保压8小时压降≤0.05MPa才算合格。很多人只做1小时,微小渗漏被低温掩盖,结冰后裂缝瞬间放大,返工成本翻三倍。

6. 回填:细沙+分层夯实

管道两侧200mm内用粒径<5mm的细沙,每200mm一层人工夯实,密实度≥90%。大块碎石会“点受力”,冻胀时像楔子一样把管壁顶裂。回填完做一次红外测温,发现局部低温带立刻补保温。

7. 防护:裸露段加“暖宝宝”

阀门井、消防栓这类裸露部位,用双层保温棉+电热伴热带组合,温控器设定5℃启动,每年霜降前巡检一次,老化电线及时更换。成本不到200元,却能避免半夜“喷泉”。



8. 巡检:大雪后三天内必查

雪后昼夜温差最大,是冻裂高发期。用红外热像仪扫一遍,发现冷斑立刻开挖;同时记录易冻点坐标,来年春天做保温升级。把巡检表拍照发业主群,既留痕又显专业。

把以上8条做成施工清单,每完成一项打钩拍照存档,冬天结束没冻裂,甲方自然愿意把明年的活继续给你。PE管不是怕冷,而是怕“马虎”;与其事后抢修,不如一次做对。这个冬天,让冻裂彻底成为别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