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后管道上浮:CPVC 电力管回填时的临时压重与固定方案​

2025-09-28



傍晚的工地,刚回填的沟槽忽然“咕咚”一声,几截CPVC电力管像睡醒的鱼,慢悠悠浮出灰土,露出刺眼的橘红色管壁。老师傅把烟掐灭,叹气:“又浮了,明天还得挖。”其实,上浮不是管子的错,是没给它“压担子”。

一、为什么cpvc电力管会上浮

CPVC密度1.45 g/cm³,略大于水,却远小于潮湿回填土的“流体容重”。当沟槽积水、回填土含水量高或夯实不及时,浮力大于管重,管子就被“抬”了出来。尤其排管层数多、间距小,浮力叠加,像叠好的积木被从下往上抽,最上层最先翘头。

二、临时压重三件套:沙袋、木枋、钢筋

1. 沙袋:40×60 cm粗砂袋,单袋重约30 kg,沿管顶“品”字码放,纵向间距0.5 m,两层即可抵消0.8倍浮力。沙袋外再套一层防渗布,防止雨水增重后破裂。

2. 木枋:100×100 mm松木枋,横担在管顶,两端用12 mm钢筋“地钉”斜打0.4 m深,钉头露出10 cm,用8#铁丝与木枋绑牢,形成“扁担”效应,把整排管子压成一条线。

3. 钢筋:Φ16 螺纹短节,长度0.6 m,每隔1 m倒插于管两侧土中,露出20 cm,再用14#铁丝与管箍十字缠绕,像“鞋带”一样把管子系在沟底。钢筋回收率90%,下次还能用。

三、固定三步法:压、绑、查

压——回填至管顶30 cm时暂停,先码沙袋,再铺木枋,轻夯一遍,让压力先到位,而不是等到回填完成再补救。

绑——管与管之间用尼龙扎带水平束紧,间距1 m,防止单根上浮“带歪”整排。

查——每回填50 cm,用水准仪抽检管顶高程,浮动超过5 mm,立即停工补压。夜间施工时,沟槽边插红色三角旗,提醒挖机不要一次性倒土过猛,避免“浪涌”把管子顶起。

四、拆与留:压重何时撤

回填至管顶1 m以上,且夯实度达90%,方可逐步撤沙袋、拔钢筋。先抽中间、再抽两边,让应力缓慢释放。若遇暴雨,留木枋再养24小时,给土壤一个“回沉”时间。第二天高程无变化,才算真正“落地”。

五、老工人的小偏方

沟槽底铺一层10 cm干拌水泥砂(水泥:砂=1:8),轻夯后形成“毛面”,既增加摩擦,又阻断地下水上升通道。成本每米不到3元,却能把上浮概率降一半。

下次回填,别再让管子“游泳”。给它一袋沙、一根木、一条钢筋,它就能老老实实躺在土里,让电缆睡得安稳,也让你的工期不再“返工”。